做最好的机械设备
全国咨询热线:400-123-4567

如何评价张译主演的电影《三大队》?

发布时间:2024-05-06 07:08:24 人气:

总体:情绪浓度极高,人物逻辑通顺,角色立体,关于这部陈思诚监制作品前期流出的口碑,都是真实的。下面分角色和情绪两个角度说说。

三大队

一、角色篇

1. 一个好人

刑侦三大队的队长程兵,单位的业务骨干,警校学生的偶像,工作雷厉风行,家有娇妻爱女,生活一片光明。一桩入室强奸杀人案,受命五天破案的他和他的大队,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

日以继夜的查案,三大队通力合作,终于抓到了两位嫌疑人之一王大勇。审讯过程中,过于凶残的案情,案犯的略带挑衅,激怒了三大队的成员,他们胖揍了王大勇,但是意外出现了。过失杀人,几个曾经当地的人民警察,分别被判了八到五年。

队长

在狱中,内地作品罕有的拍了反应狱中生活的戏,那位得了绝症的红中哥,对程兵说了一句:蹲监狱很涨眼力,在哪里你都是一个好人,一个警察。

2.五个队员

虽然片子张译是绝对男一号,但是三大队的成员之间的感情始终贯穿全片。徐一舟(程队长的徒弟,魏晨 饰),蔡彬(曹炳琨饰),这次他嘴上还是有主义,但心里已经没有生意了,陪队长查案最久就是他。

依然很有主义

马振坤(王骁 饰),他是最先退出的,其实是因为他的运气最好。廖健(张子贤 饰)这次他演的一个抠抠搜搜的小男人,张青良(杨新鸣 饰),队长的师傅,队长不仅有个好师傅,还有个好师娘。

之所以把每个人都繁复的列出来,是因为这部作品在角色塑造方面,这些队员除了下线太早的老张,其他人个个都让人印象深刻。片子用一些很小的细节,慢慢串联起这些人的情感,也一步一步带动了观众的情感。这部作品是我近期看过的院线作品中,在人物塑造和情绪调动这两点统一的最好的。

分别

3.人生百态

三大队的队员,在因为过失伤人入狱之后,过往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程队蹲了六年,妻子与他离婚,小女儿与父亲形同路人。因为没有牵挂,也因为心中还有使命,他一个人坚持到了最后。

徐一舟,出狱较早,只能以驯狗为生,后面人生为他打开另外一扇门之后退出。

蔡彬,妻子离婚,出狱后摆摊为生,对各种信仰挂在嘴边,直到身体无法支撑,他一直在队长身边。

师傅

马振坤,他有个伟大的老婆,出狱后和妻子一起搞了路边摊,他最早退出,因为他的家庭神奇的还在,其实队员中他最幸福。

廖健,出狱后和儿子相依为命,卖起了保险为生。平时抠抠搜搜的他,也有大气的时候,儿子还有前途是他一直挂念的事情。

老张,很早离世,他的角色由程队的师娘来承担,多次劝程队放下过去。

关于这些百态的人生际遇,我看得时候也很感慨,这些队员都是好警察,也都犯了错误。大部分人都是妻离子散,这一点影片用很平实的调子讲出来的,这一点我也没有答案,只能说作品很真实。

父亲

二、情绪篇

除了主要角色的个个出彩,这部作品在情绪营造上,也是暑期档之后最好的。前面交代五人落魄的背景故事,还显得蜻蜓点水,半个小时之后,渐入佳境,整个观影过程居然没有看一次手机。

起始

《三大队》情绪代入的起点,是前面说的那个入室强奸杀人案受害人的父亲贡献的,这场戏简洁有力。

惨案

因为两个凶手之一的王二勇始终没有落网,妻子又不能承受女儿发生的惨案现实,离开了人世。他唯一的念想就是每个月来警察局询问,凶犯有没有落网。多次往返之后,也知道当时尽心办案的程队什么时候出狱。他守在门口,等着程队,生活拮据的他只能用自己煮的茶叶蛋表示心意,这场戏一个绝望的父亲,一个茫然的队长,呈现的真好。

佳境

心中还有正气的程队,逐渐和过去的老伙计会面,最后所有人在马振坤和妻子开设的路边摊重聚。几个落魄的社会边缘人,唱起了那首刘欢的名作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。这其中个人的际遇,心中的不甘直接将作品的情绪拉倒了第一个高峰。

入狱

今年在张律文绉绉的《白塔之上》,也有一场抒发北京土著哀鸣的合唱,那首是《北京欢迎您》,和《三大队》这场比,两者情绪浓度的差距,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。

旅行

三大队的成员,在老张的墓前重新踏上了寻找凶犯的道路,这其中他们完全是凭借心中的一口气。与年初的神剧《漫长的季节》的马队的行为逻辑是统一的,神剧之所以神,是因为它很好的把人物融进了年代。单就查案这些的展现,《三大队》群戏同样出色。

这场旅行注定是人越来越少的,每一队员的离去都有非常合理的逻辑,有的还有确实不该放弃的家庭,有的为了孩子的未来,有的则是受到上天的恩赐,有的是身体无法再坚持。这些过程展现的毫不煽情,但那些离别的车站,大年夜的烟火,岸边的深情都让人印象深刻。

追查

这里头有两个前后呼应的小细节都非常的感人,一个属于出警那天,为他们点歌的网友小雨点,另一个是程队在狱中帮助过的阿哲,这里就不再剧透了。

背影

我曾经写文夸赞过张译在《无价之宝》中,备着芊芊,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的那个背影。这部作品里面,出狱后一直坚持的程队,到了老年佝偻的背影,四处做着清洁工之类的工作,这个让人心酸的场面。正如他师娘在师傅墓前说的,人生有几个十年,人都老了,放下吧。

聚会

任务

最后已经没有了独立擒获凶犯能力的程队,十几年的坚持,还是让他找到了王二勇。在被王按在地上胖揍一顿之后,鼻青脸肿的他,还是看到了法网恢恢,疏而不漏的结局。他回过头来,向当地办案民警的说的那段话,是三大队所有队员的心声,他们共同的信念跨越十几年,终于还是完成了当年的任务。

考虑到前面几场情感戏的高水平,到这里结尾是感觉有点情绪没太够的,但是瑕不掩瑜,三大队的故事在蒙太奇重逢和岁月静好的十字路口结束。相信程队和小雨点,一定还会相见。

少年

三、原型和张译

这部故事感人,情节离奇的作品,是有现实原型的。这件事情发生贵州,过失入狱的警察,最后以送水工抓获凶犯,都是历史的真实。这样的原型,加上情绪充沛的改编,想拍不好都难。

张译最近很忙,秋冬档他的票房号召力受到了一定的质疑。其实他的演出一直是高水平的,片中他在师傅墓前,决定独自去找凶犯的场景,那种眼神逐渐聚焦的神采,和刚出狱的迷茫都是非常精彩的瞬间。

过年

最后他念出那段完成任务的台词,有一种穿越了一个男人一生的力量,在《无价之宝》《刀尖》《三大队》这三部中,《三大队》从壮年演到老年的张译,是最精彩的。

以上就是这部情绪饱满,人物鲜活的《三大队》体验,毫无疑问,贺岁档的头炮已经打响了,取得好的商业成绩很有希望。

因为知道原型故事的特殊性,很感慨《三大队》能拍,并且拍成了现在这样。这是个关于“藏”的故事,因为它必须要把连现实都不敢说透的地方“藏起来”表达,它拍的比现实还要现实的部分,才能抵达我们面前。

要谈论它,还得要回到那篇原型文章。

大家应该都知道影片有现实原型,“网易人间工作室”的非虚构故事。文章里的“2002年8.22大案”变成了电影里的“9.21大案”,主干没变。一对流窜作案的兄弟,踩着空调外机攀入室内,抢劫,奸杀少女后逃亡。警方很快抓到了其中一人,而另一位嫌疑人多年在逃。审讯过程里,嫌疑人死亡,涉案警察均被判刑入狱,最长的12年。其中被判了8年的队长程兵,出狱后,孤身追凶。

这么讲你们就很清楚这个案件的特殊性了,一方面是警察入狱的敏感度。另一方面,是出狱后,已经不再是警察身份的程兵,还追凶多年的行为。你可以说他是孤胆英雄,但对于这样一位人物来说,更多的或许是疲惫,还有微妙地嵌入到刑侦体系的裂缝中的个人执念,他对待昔日案件的方式,不管有意无意,其实在试探着某些边界。

回看那篇纪实文学,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。作者深蓝提到了两点。

一是,程兵在终于抓到那个逃了12年的嫌疑人之后,把自己关于追踪和抓捕的过程,写了一份《情况说明》,但这份说明随着“8·22案”的卷宗早已入档,他是没看到的。

二是,程兵婉言谢绝了他的采访,所以他的这篇文章,是在采访了周边人,梳理了相关人士的几个版本之后,大致整理出来的。

这说明了,作者其实是看不到真实的档案的,他只能通过老张的叙述来拼凑程兵的追凶线。其次,涉及到查案的细节、警察入狱的现实,也是不方便说的。

所以作者,其实是“藏”着写的,而程兵自己,也“藏”着不愿过多表达。但这已经是我们所能见到的,最接近真相的版本了。

明白了案件的现实和敏感性,回到电影中来,我们就会发现,它在“藏着写”的层面上,下的功夫。

影片里用了好几种层面的“藏”,来讲这个故事。比较表层的很容易看到,比如王二勇在逃窜时候的“藏”,他怎么改名字、办假证,反侦察技能相当强,甚至连租房,都要选择一个适合望风观察的岔路口高地。

再比如三大队在出狱后,追查王二勇时,也是要“藏”起自己的身份的。他们需要伪装成出租车司机、小区保安、夜宵摊主、网吧管理员等来暗访摸排。表面上,这些职业能在工作范围内频繁接触大量人口,寻找王二勇。内层里,对于他们这些刑满释放人员来说,有一份工作,其实也是一种再就业,可以以此应对警方的回访跟进。还有,他们还得在遇到案子的时候,“藏”起自己曾经是警察,面对案件和罪犯的那种条件反射和身体直觉。

在这表层的“藏”之内,还有两个层面的“藏”是很令人唏嘘的。一个是王大勇之死的真相,一个,是“孤身追凶”和“组队追凶”的呼应。

原报纪实文学里写到了一笔,说王大勇真正的死因,其实很有可能是被害人家属当时抓到他现行,愤怒还击时导致的。文中的表述其实也很含糊,因为不管从道义还是逻辑上,这是件没有确切答案的事。只是为此付出代价的人,需要是确定的。

影片对于这一点,只给了影像信息。那场戏里,王大勇被发现后,大家激愤而上,程兵等人赶到时,街坊们已经在围殴他了。但在之后,文字台词层面,没有对致死王大勇的伤势,做任何解释。

这层“藏”,就要看大家怎么解读了。

另一层让人唏嘘的“藏”,则来自关于三大队众人的群戏,最开始不愿意加入追凶的众人。他们纷纷又加入,但又陆续离开。这其实是影片最现实,也最残酷的地方,但也最温柔的地方。

因为现实里,自始至终,都是程兵一个人在追凶。

在狗场训狗的徐一舟,开夜宵摊的马振坤,在调查时去当保安的廖健、开出租当司机的蔡彬,看起来是各司其职,分头行动,在戏剧上也是典型的“西天取经”式小分队人物关系,但其实,这都只是现实里程兵一个人的经历。

这些人,都是程兵自己。

现实里,程兵独身追凶,做遍了城市底层工作,只为寻找线索,这让他几乎成为了一个殉道者和苦行僧。这一笔加入了三大队其他人集体追凶的改编,至少让程兵的这条追凶路,显得不那么孤独和冰冷了。导演戴墨说的那句话其实也回应了这个改动:““我们不太想让他变得那么孤单,所以想让他的伙伴们,在路上陪他一段时间。””

它“藏”起了程兵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受的痛苦和煎熬,是戏剧,比现实更仁慈、更温柔的地方。

最后想来谈谈的,是影片的“弃”。

在追凶的主线之外,影片的暗线,可以用“弃”来总结。蔡彬出狱后,去盘串,把摊子出在很偏僻的地方,怕见到熟人。这种自我放逐的偏僻,意味着这些前警察,是系统和现实的“弃子”。当他们“不再是警察,这辈子都不会再是了”,那他们甚至都难以做一个普通人。

从这个层面上来说,荣耀反而成为了一种诅咒,而这,不管是纪实文学还是影片,都是只能暗示和点到为止的地方。

影片里许多人都在劝程兵放弃。现实里,由于缺乏程兵自己的口述,我们无从得知他到底听过多少次放弃的劝告。但不管这声音多大,他显然都不会听。就好像蔡彬在河滩里要他向前看,别活在过去,他根本不听,只是一直朝前游。

当我们明白其实每个人物都是程兵自己的时候,那三大队其他成员的放弃,他们的陆续离开,也都变得可以理解了。他们,更像那些徘徊在坚持与放弃之间的普通人。

不用外界说,程兵自己或许早在心里都放弃了千百次了。在戏剧里,我们可以安排他或他离开,但与之相对的,现实里,程兵再没有别的什么可以放弃。他唯一拥有的只有他自己,为了延续这条追凶之路,他不得在这12年里,一点点放弃掉人生中的其他部分,所以片中那些离开的他或他,是属于程兵的象征性的放弃的时刻,也是这12年里,把自己的一部份,一次次分割出去的程兵自己。只有这样,他才能走得下去。

在影片的结尾,程兵一个人从警局出来,在逆光的视野中,看到昔日的挚交走过来,同他打招呼。但电车掠过画面后,那个路口,只有程兵自己,兀自站在那里。

这是不是其实就是在说,其实从头到尾,“三大队”确实也只有他一个人呢?

此刻他终于可以向前了,12年的追凶过后,他终于不用在一条看不到方向的路上一直走。城市、日常生活、十字路口摆在他面前,他可以随意走,选任何方向。

?《三大队》值得重刷。

我在重刷时,发现一个很棒的细节(影片有很多)。

程队准备发信息宣布放弃追凶时,通话记录有特写镜头,里面有三大队成员的名字,而第二位是慧慧。?

这个细节,真好。

追凶是三大队日思夜想要搞成的事,和他们联系,有三大队的真情和英雄主义。慧慧出现在通话记录中,点明父女情深。

父女情深有铺垫,有电台点歌,有王大勇看到慧慧照片后淫笑,才点燃了隐忍的他对王大勇愤怒。?

这也让三大队陷入牢狱之灾。

程队出狱后,已经错失陪伴女儿慧慧长大的机会,这也是他下定决心追凶的推动力之一。?



慧慧对程队的态度,背后隐藏了她遭受非议和诋毁的青春期。此时的她,正是年轻气盛的小姑娘,找不到合适的表情和语言,去面对自己深爱的父亲。

于是,逃避就成为她的选择。

通讯录的小细节,程队依旧和慧慧联系,父女之间,表面是冷的,里子是热的。

2002年,程队为了女儿胖揍王大勇,2009年,程队开始千里追凶王二勇。

女儿是程队和邪恶斗争到底的驱动力。

而这一切需要从一桩改变命运的大案说起。

一,改变命运的大案

《三大队》改编自非虚构作品《请转告局长,三大队任务完成了》。

它原载于“网易人间工作室”,也是2018年网易文学年度点击冠军,被“万人血书求拍电影”。

这篇非虚构作品自带一种对抗宿命的强大张力。?

2002年8月22日,王大勇和王二勇入室盗窃转化抢劫、强奸致人重伤案发生,这就是震惊一时的“8·22案”。

电影改动了时间线,变成“9·21案”,但后面的主线剧情大致没变。三大队逮捕王大勇,王大勇意外死亡。

原本是前途光明的刑警,转眼成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阶下囚。?

这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三大队的命运,迸发出极强的宿命感。



导演拍出了这种宿命感对程队的摧残。

2009年,程队提前出狱。“9·21案”受害人的爸爸岳某在门口等他。?

按常规商业片的拍法,这段戏可以拍得很煽情。?

但是,《三大队》反强戏剧冲突,它用平实的镜头,拍出了程队的无力。?

这段戏一共有三个主要人物,程队,岳某,杨队(此时已升职)。

岳某见程队的目的是表达他的感激之情。然而,程队的话很少,杨队反而是说话最多的那一位。

台词是编剧的工作,视听语言才能看出导演才华。

在杨队向聊案情时,程队位于画面最前方,虚化处理,杨队站在中间,隔开了程队和岳某。

此时的程队已经进入不惑之年,他已经成为生活的落伍者。

程队出狱后的沉默寡言,有一种让人灰心的宿命感。

我很喜欢影片对杨队的处理。

谢谢电影没有把他写成心胸狭隘,爱搞事情的反派。

杨队情商高,会来事儿,即便二队被三队抢尽风头,他依旧能保持体面和风度。

在程队落魄潦倒之际,杨队依旧表达对程队的惺惺相惜之情。



程队的坎坷命运也在告诉观众,正义和邪恶的较量,从不是英雄的扮帅耍酷,它也会把英雄磨损成暮气沉沉的小老头。

英雄和罪犯较量,不是天道酬勤的励志故事。在追凶过程中,程队要面对大海捞针似的排查,队友的不断退出,他不止一次想放弃。

另一方面,罪犯击溃了不止一个家庭。对此,影片有金句。

“每一个大案背后,都是多少家庭的悲剧”。

这个悲剧的家庭是岳洋的,是可以是以程队的,甚至是三大队每位成员的。

三大队能踏上追凶路,因为他们心中还有个少年壮志不言愁的理想小火苗。?

二,少年壮志不言愁

关注《三大队》,也因为他的编剧是张冀。

陈可辛御用,现实主义题材的行家里手。?

《中国合伙人》,《亲爱的》,《中国女排》,这些口碑不俗的爆款,都离不开张冀的剧本。

《三大队》找张冀担任编剧,可谓强强联合。

张冀在原著的基础上,增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。比如抠搜的廖健。?

在外吃饭,他会顺店家的打火机,本是烟民,但从来不买烟,蹭队友马振坤的烟。

抠搜是缺点,但用好了,就是优点。

千里追凶,耗费大量财力和人力,马振坤的家庭撑不住,成为第一位离去的队友。

在告别的车站,廖健送给马振坤两条烟。

这一幕特别感人。?

抠搜鬼的大方,就像被信任的朋友背叛,因为难以预测,因此冲击力特别强。?



张冀的剧本既能尊重原著设定,也懂锦上添花。?

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,它贯穿了整个影片。?

第一次,2002年,女儿慧慧给程队点歌。

此时,程队是意气风发的三队队长。业务能力强,师傅重用,队友拥护,他的未来不可限量。?

第二次,2009年,三大队合唱这首歌。

此时,程队刚刚出狱,和三大队的队友一起撸串,餐桌上的气氛压抑,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再次出现。

“9·21”案件改变了三大队的命运。队员都有了新身份,有的摆摊儿,有的卖保险,有的驯大狗,有的做烧烤。

他们是中年人的身体,老年人的精气神。

合唱版的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有他们快要泯灭的理想主义。?

第三次,影片最后程队走进车流滚滚的街道,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再次响起。

请注意,这次是第二次出现的合唱版。

这个设定特别好,因为程队能有今天,是三大队每位成员的功劳。少年壮志不言愁是三大队对三大队的颂歌。



我特别欣赏这首歌。

它不仅能调动情绪,而且是个让影迷心领神会迷影梗。

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是刘欢的代表作品,也是80年代国产剧《便衣警察》的主题曲。



《便衣警察》的配曲和故事,都与《三大队》有非常巧妙地呼应。?

《便衣警察》的主线剧情是,男主周志明保护群众、蒙冤入狱,追杀间谍。?

《三大队》的主线剧情是,程队遭遇人生猛击,不忘追缉犯罪嫌疑人之志。

《便衣警察》开播于1987年,基本吻合程队从警校生成为便衣警察的年代。

我读原著发现了程队的年龄。?



2002年,程队37岁。

换而言之,程队出生于1965年,《便衣警察》开播时,他是22岁,已经成为真正的便衣警察。

程队出狱后,他和队友一样,不再有便衣警察的社会身份,他们依旧有颗警察心。

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是对便衣警察的歌颂,也是对三大队的颂扬。

用文本勾连潜文本,这就是名编剧的厉害。

编剧厉害,导演也在线。?

合唱《少年壮志不言愁》时,导演用了大量特写镜头,给足演员展现情绪和性格的机会。?

导演用了一个拉镜头为这次合唱收尾,三大队后面是万家灯火。

这个镜头在告诉观众,三大队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意义,他们是千家万户的守卫者。



结语:?

王大勇死后,三大队的五名成员背上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罪名,被判入狱。

程队八年,徐一舟六年,马振坤五年,蔡彬五年,廖健五年。

他们的家都支离破碎,他们也有自己牵挂不舍的东西。

马振坤不想失去家庭,他成为追凶小分队第一个退出的人。



家是盔甲,也是软肋。

《三大队》很动人,它隐藏着最大的悲剧,是家的分崩离析。

电影是生活流,但细品之后,你会发现它的剧作流畅,情绪环环相扣。

程兵出狱后,有业务员发传单,传单有特写,“你需要的不是一个房子,而是一个家。”

他的家已经回不到过去了。

没有软肋,程队要做盔甲,追凶成为他的生活目标,他要保护千千万万家庭,要给受害者一个公道。

追凶十二年,这是英雄传奇,看似超现实,其实源自现实。

《三大队》用生活化的叙事方式讲故事,是正确的选择。

1.流畅、有节奏、张弛有度地讲故事,本应该是一个导演的基本功,但某些拉胯的同行,衬托得《三大队》本就不差的戴墨导演,更加出类拔萃了。

《三大队》是2023年张译所有作品里叙事最流畅、最舒服的,所以理应是他口碑最好的那一部作品。


2.电影不完美,但片尾张译饰演的程兵,面对着想象的战友一个个走来的镜头,实在是过于戳人了……你可以说陈思诚“小聪明”,但他活该挣钱。


3.王骁正在,或者一直在贡献着华语影坛最最最顶级的表演——把烟火气刻在骨子里的他,举手投足之间完全没有表演痕迹,情绪变化细微且精准,戏剧节奏流畅无凝滞……

《三大队》不是完美的,但王骁是完美的。

如果《三大队》还不能让你意识到王骁的牛逼之处,我建议你就不要看电影了。

电影里,最有意思的一出戏,是在老张墓前,程兵说自己要去追凶。

第一个跳出来支持他,是警校大学生徐一舟。

按理说,徐一舟是整个三大队里最冤的。

先给大家捋一下时间线,程兵是09年出狱,属于判了八年,减刑两年。

也就是说,程兵是03年入狱。

而三大队立功那张照片,是02年拍的,那时候徐一舟刚入队,啥都没干。

所以徐一舟也就进三大队一年,工龄最短,感情最浅。

最惨的是,他学历最高,受牵连最深。

判刑的人里面,除了程兵的八年,就属他的刑期最重,六年。

原因是动刑的时候,拿棍子的马振坤被拉住了,

结果徐一舟上来第一个动的手,不对,好像是动的脚。

按理说,他这个情况,是最有理由不参加追凶,

是你们三大队把新人大学生前途给毁了,这会他不卖力,顺利应当。

但是他没有,你看他从事的职业就懂了。

训狗,虽然很多人瞧不上他的狗,他还是努力训成好狗。

他骨子里就是较劲,就是不服输,那六年的监狱生活,没有消磨他的斗志。

所以徐一舟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程兵的。

马振坤是第二个,按理说,他那个火爆脾气,之前都是第一个动手,

他应该第一个跳出来支持,但是他没有,

我理解是,有娇妻陪伴,温柔乡是英雄冢。

当然,马振坤老婆为了家付出了很多,马振坤陪她踏实过日子也无可厚非。

但这是导致马振坤没有第一个站出来的原因。

第三个廖健,可以理解,好基友都去了,有烟抽还不紧跟着。

最有意思的是,蔡彬。

蔡彬,是个卖玉石手串的。

而且1500一个,2500两个。

这玩意一看就是智商税,三天不开张,开张吃三天。

其他三个人,训狗,厨子,卖保险,都算是正当职业。

蔡彬这个,其实是诈骗。

从他的职业就看出来,离自己的良知,越来越远了。

他最后的离开,也是能理解的。

而且,他就算最后没有回来,逻辑上也通顺。

产品名称二十二
产品名称十九
产品名称十五

在线留言

平台注册入口